新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娘娘福星高照[清穿] > 第20章【VIP】
    第20章 万字更新

    第20章

    郭珍珠一早醒来, 被林嬷嬷告知,宜嫔派人请她去翊坤宫,说是有事要说。

    她疑惑了一下, 宜嫔这是要说什么, 怎么还神神秘秘的,要过去才告知?

    郭珍珠起来打扮好,也顾不上用饭了,带着朝雨去翊坤宫,扭头却发现朝雨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,不由纳闷道:“怎么还带上吃的?翊坤宫那边该是已经准备好了。”

    宜嫔那么早叫她过去,肯定也准备了早饭,自己就不用特地在永寿宫这边准备好带过去吧!

    这样子仿佛郭珍珠不满意张御厨的手艺, 非要从这边带吃的过去一样。

    朝雨小声解释道:“主子, 这是小礼子一大早起来做的水晶虾饺, 费了不少功夫。听说主子起来就已经蒸上了,如今见主子要去翊坤宫用早饭,这蒸饺放久了怕是味道不好, 他才央着奴婢带去翊坤宫, 也给宜嫔娘娘尝个鲜。”

    闻言, 郭珍珠就点点头道:“也是我没让人吩咐小礼子就不必做早饭了,没得浪费了这食材。”

    满宫都在节俭, 她本人也不喜欢浪费食物, 于是就让朝雨带上了。

    宜嫔见郭珍珠来了,居然还自带早饭, 不由笑了起来:“姐姐这是做什么,以为我这边没吃的招呼姐姐,让姐姐饿着肚子吗?”

    郭珍珠笑着摇头说道:“这不是我起来晚了, 小礼子一大早做好的水晶虾饺,还蒸上了。我想着不能浪费,索性带过来给你尝一尝。”

    听见这话,宜嫔点头道:“那敢情好,我也尝尝小礼子的手艺。”

    这水晶虾饺刚蒸好从炉子里直接放进食盒拿过来,还带着余温,正好入口。

    就跟名字一样,那皮薄且透明,就跟晶莹剔透的水晶一样,能看见里包裹着的虾。

    郭珍珠刚坐下就闻到一股酸辣汤的味道,一看宜嫔居然一大早就吃这个,不由诧异道:“你一早空着肚子吃这个,会不会味道太重了?不如先吃一个水晶虾饺垫垫肚子。”

    不然宜嫔空腹吃着又酸又辣的,别是太刺激,让肚子不舒服就麻烦了。

    宜嫔是听劝的,知道郭珍珠担心,夹着一个水晶虾饺咬了一口道:“味道不错,姐姐也尝尝。”

    朝雨已经用公筷给郭珍珠布菜,夹了一个水晶虾饺在碗里。

    郭珍珠尝了一个,味道确实不错:“难得小礼子费心,不过宫里的虾不多,他从哪里弄来的?”

    毕竟是内陆,鱼虾这些都要从外边运过来,一路上死的多,颇为

    奢靡。

    郭珍珠又吃了一口,虾有点咸,就猜测是新鲜的虾送过来后,用盐来腌制过。

    然后晒干水分再冻起来,放在冰窖里头能存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不如新鲜的好吃,稍微有点咸,不过味道却还可以。

    哪怕是腌制的虾也不容易弄到,难为小礼子竟然弄到手了。

    宜嫔一口气吃了两个,也猜出是腌制的虾,笑着道:“小礼子确实用心,估计求了御膳房那边,给他送了这虾来,才能做这么个水晶虾饺。没想到除了药膳之外,他还会做这个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也是没想到,只觉得把小礼子要过来不亏,他会的还挺多的。

    两人刚把水晶虾饺吃完,就见秋纹端着一盘点心过来。

    “主子,这是张御厨刚做好的翡翠烧麦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看着这一个个碧绿的翡翠烧麦,皮薄似纸,吃着甜香盈满舌尖。

    这翡翠一样的皮该是用菠菜汁做的,还有淡淡的菠菜香气。

    做起来还挺费事的,要先把菠菜洗了切碎,再放入纱布里反复挤出菠菜汁来。

    这会儿没有榨汁机,只能人手一遍遍挤压,颇费力气。

    “这里头还搁了点火腿,吃着不会太甜腻。”

    宜嫔怀孕后换了口味,对甜口的东西不大喜欢,听郭珍珠这么一说,她才尝了一个翡翠烧麦,点头附和道:“确实没那么甜腻,软糯清香。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张御厨这么会做点心,他这时候让人送翡翠烧麦来,莫不是要跟小礼子打擂台了?”

    她也只是开玩笑,郭珍珠听着却是一愣,毕竟觉得还真有可能!

    小礼子一大早做水晶虾饺,还求御膳房弄来难得的虾,估计也是怕郭珍珠更喜欢张御厨的手艺,生怕自己失宠了。

    张御厨见小礼子不讲武德,竟然让人带了水晶虾饺过来,于是也不肯示弱,赶紧做了一盘翡翠烧麦。

    免得宜嫔喜欢小礼子做的点心,以后让那边做好送过来。

    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张御厨的手艺也就那样,比不过年轻点的小礼子,叫张御厨的脸面往哪里搁?

    郭珍珠一说,宜嫔忍不住笑了起来道:“这样也好,他们两个较劲,我和姐姐就有口福了。”

    闻言,郭珍珠也笑了,谁说不是呢!

    他们两个御厨卷起来,做更多好吃的,确实让她和宜嫔占大便宜了。

    两人用完点心,秋纹就给宜嫔送来蜜水,给郭珍珠泡了一壶普洱。

    郭珍珠喝了一口茶问道:“你特地叫我过来,总不会是邀请我尝尝张御厨的点心吧?”

    宜嫔摇头道:“那哪能呢,叫姐姐来是有正事。”

    她跟秋纹使了个眼色,秋纹会意,退到门口去了。

    朝雨也识趣,跟着秋纹退下。

    殿内只剩下宜嫔和郭珍珠两个人,宜嫔这才开口道:“小木子去打听了一下,才得知华嬷嬷去永和宫,是咱们阿玛的手笔。”

    这就叫郭珍珠十分诧异了,她不可置信道:“阿玛这么厉害,竟然说动了华嬷嬷吗?”

    她就说华嬷嬷怎么忽然丢下教导姑姑的差事,还跑去永和宫当德嫔的嬷嬷,原来是有三官保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缘故。

    但是这么一想,郭珍珠就更疑惑了:“阿玛是怎么说服华嬷嬷的?又怎么非让她去德嫔身边?”

    宜嫔压低声音道:“姐姐,还能是什么,就是阿玛怀疑陈伴伴背后的靠山,正是德嫔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听得更迷糊了:“不是说陈伴伴认了殷伴伴当干亲,靠山也是这个殷伴伴,怎么又说是德嫔了?”

    听见这话,宜嫔摇头道:“姐姐,这宫里的靠山只有一个怎么行。要是这个靠山忽然出了什么事,岂不是就什么都没了?”

    郭珍珠挑眉,顿时明白她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你是说陈伴伴这鸡蛋没放在一个篮子里,不然这个篮子摔了,鸡蛋就得全碎了。所以他把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头,一个篮子摔了,还有另外一个篮子在。”

    这篮子自然一个是殷太监,一个是德嫔了。

    宜嫔听后笑眯眯道:“姐姐这比喻好,正是这个意思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摇头道:“我跟德嫔无冤无仇的,她怎么还指使陈伴伴塞人过来,对她又有什么好处?”

    这话叫宜嫔没了笑意,冷哼道:“姐姐,还能为什么,德嫔这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!她见姐姐要起来了,自然不乐意。这事要成了,那些乱七八糟的宫女就进永寿宫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尤其那个长得好看的,指不定能分了姐姐的宠。实在没成,不也能恶心一下姐姐吗?”

    “如果成了,陈伴伴得了一笔不小的进项,又完成了德嫔的吩咐。我猜测如果没成,陈伴伴这边到手的鸭子要飞了,德嫔应该会补偿一二。”

    不然陈太监怎么会冒险带关系户过来,要塞进永寿宫呢?

    可惜他没成,看着贪心却没多少胆子。

    “阿玛连骗带吓的,陈伴伴就什么都说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挑眉,神色有点复杂道:“我总觉得陈伴伴有点不情不愿的,却又不敢忤逆德嫔的意思。如今东窗事发,他就直接把德嫔的消息卖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他不会真的得罪我,我只觉得陈伴伴情有可原,阿玛也不会继续追究陈伴伴的错。”

    宜嫔一怔,很快回过神来道:“好啊,我还说陈伴伴这人虽然贪心点,倒是实诚。如今看来,咱们都被他算计上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既没得罪德嫔,按照吩咐做了,事后没成,还能不得罪姐姐,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笑着摇头道:“陈伴伴夹在我和德嫔之间,谁都不敢得罪,也就只能这么做了。”

    宜嫔皱着眉头道:“知道姐姐心善,可不能纵容陈伴伴,轻易就原谅了他。不然以后他们都仗着姐姐心慈,不敢得罪别人就敢来恶心姐姐,那该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郭珍珠听得好笑道:“谁说我要原谅陈伴伴了?”

    宜嫔一愣,很快又笑了起来道:“那就好,我就怕姐姐心软。那姐姐打算怎么做,给阿玛递口信,给陈伴伴套麻袋打一顿?”

    郭珍珠听得扶额,这手段也太简单粗暴了一点,连忙劝阻道:“那可不行,被皇上知道了,这是滥用私刑,还要连累阿玛。明明是德嫔和陈伴伴的错,没得叫咱们吃亏。”

    宜嫔连连点头附和道:“姐姐说得对,可是陈伴伴打不得。宫里规矩,骂他一顿被人听见就不好了,还能怎么办?”

    郭珍珠笑吟吟道:“这有什么,后宫的事务都由贵妃娘娘掌管,我这永寿宫这缺漏的宫人,内务府送来的人也不合适,就该告知贵妃娘娘才是。”

    这话叫宜嫔懵了,她竟然是去跟佟贵妃告状吗?

    真是让宜嫔想不出来的法子,既合理又有点不好意思:“姐姐,要咱们去跟贵妃告状,也没有证据证明,陈伴伴是听了德嫔背后的指使,贵妃不相信咱们的话怎么办?”

    佟贵妃要是打太极,把这事含糊过去,她们不就白跑一趟,白告状一场了吗?

    郭珍珠对宜嫔眨眨眼道:“放心吧,贵妃娘娘不一定会相信,但是绝不会让这事含混过去。”

    宜嫔不明白郭珍珠为何这般笃定,一时有点担心起来。

    自家姐姐脾气好,进宫后,宜嫔就老担心郭珍珠会被欺负,全方面牢牢护着。

    如今两人分开两个宫殿住,宜嫔没能再把姐姐揽在羽翼之下,总归有点不习惯,也就更担心郭珍珠吃亏了。

    郭珍珠见宜嫔担忧不已,只好凑过来,小声解释道:“贵妃看不惯德嫔,虽说未必愿意帮我,却肯定不会护着德嫔。而且这事牵扯到内务府的人,贵妃也不能擅自做主,还得禀明皇上才行。”

    宜嫔听后,诧异看了过来,压低声音道:“姐姐的意思是,贵妃不会帮德嫔,还想见皇上。但是皇上忙碌,她揽下这事就能有正经理由去拜见了,顺道在皇上面前给德嫔上眼药?”

    听罢,郭珍珠递给宜嫔一个赞许的眼神道:“正是如此,妹妹果真聪慧,一点就通!”

    宜嫔被郭珍珠夸得飘飘然的,仔细一想又觉得这事可行,却有点犹豫道:“但是咱们确实没证据,贵妃是见着皇上了,也上了眼药。如果皇上不相信,贵妃也能抽身,把事情推到姐姐身上,岂不是叫姐姐吃亏了?”

    “要皇上觉得姐姐污蔑德嫔,那可就麻烦了。”

    她知道人的心是偏的,皇帝这心偏的就更飘忽了。可能今天偏这边,明天就偏另外一边去了,实在说不准。

    上回屏风的事,皇帝勉强算是偏向郭珍珠一点点,却不多,这次就未必一样。

    “就陈伴伴这墙头草,之前跟阿玛说的是德嫔的吩咐,转头到皇上跟前改口说不是,那姐姐怎么办?”

    宫里的太监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,有什么鬼话说不出来呢!

    陈太监如果在皇帝的面前当场反口,那郭珍珠真的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了。

    到时候佟贵妃闭口不言,撇清干系,岂不是最后受伤的人只有郭珍珠了?

    郭珍珠神色镇定道:“要什么证据,咱们又不是要在皇上面前说德嫔的不是,没必要把陈伴伴叫过来开口。只说是内务府送过来的宫女不大合适,让回去送新的来,却迟迟没着落。”

    “永寿宫里就这么几个人,人手不足,我去贵妃那边催一催不算什么。德嫔的事跟贵妃含糊提一嘴,贵妃要在皇上面前如何发挥,就跟咱们没关系了。”

    佟贵妃又不傻,真要闹到认证物证端上来,那就不是后宫那点小打小闹了,平白叫原本就忙碌的皇帝心下不喜。

    她还不如含混提一提,只道是听说的,到时候陈太监要是反口了,也跟佟贵妃和郭珍珠没关系。

    至于要调查真假,让皇帝派人去做就行了。

    佟贵妃要做的,就是把这事跟德嫔扯在一起。

    哪怕陈太监胡说,又拿不出证据或者不敢开口,想撇清跟德嫔的关系。

    佟贵妃只要提了,皇帝听了这事,总归他对德嫔心里有了疙瘩。

    要不是德嫔和陈太监走得近了,怎么会传出这样的风言风语来呢,对吧?

    宜嫔看向郭珍珠的眼神逐渐变得佩服起来:“好在有姐姐,我没想到还能这么做!阿玛以前总说姐姐聪慧,如今果真如此!”

    郭珍珠被她夸得有点不好意思,笑着道:“那我这就去承乾宫,跟贵妃告状了?”

    见宜嫔跟着起身,郭珍珠赶紧拦着道:“你就别凑这热闹了,走来走去的,累着就不好,还是好好歇着。这天儿也越发热了起来,你最是怕热,就没必要跟着我过去,还热得满头汗,要闹着吃冰碗了。”

    宜嫔如今这身子不能贪凉,压根不能吃冰碗,到时候估计要闹。

    闻言,宜嫔无奈道:“好吧,知道姐姐担心我,那我就在这里等姐姐的好消息了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点点头,带着朝雨就往承乾宫去了。

    佟贵妃得知郭珍珠找来了,不由面露诧异。

    毕竟这位顺嫔进宫两年,一直低调得很,总是不声不响的,从来就没来找过她。

    上回屏风的事,是德嫔主动挑衅,郭珍珠是不能不直面应对,才会被佟贵妃请到承乾宫来。

    这次是出什么事,郭珍珠竟然主动找来了?

    佟贵妃实在好奇,就让嬷嬷把人请了进来。

    郭珍珠行礼后,就在佟贵妃手边落座,佟贵妃笑盈盈道:“妹妹倒是难得来我这里,是有什么事了吗?”

    听见这话,郭珍珠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:“原本是小事,我实在不该来打扰贵妃娘娘。只是内务府让陈伴伴给我送来的宫女都不合适,我叫陈伴伴送新的一批宫女来,却迟迟不见。”

    “永寿宫不算大,但是我身边伺候的人却很少,人手不足,实在叫人头疼。平日贵妃娘娘管着后宫,就没什么缺漏的地方。我想着是内务府那边可能出了什么岔子,只好来求助贵妃娘娘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这话说得好听,既是肯定了佟贵妃这一两年把后宫管得有条有理,叫她心里舒服,自己这次来也不是指责佟贵妃的工作做得不到位。

    另外又提及新宫女的事并非佟贵妃的问题,而可能是内务府那边安排不够周到,直接帮着佟贵妃撇清了干系。

    佟贵妃忍不住多看了郭珍珠两眼,以前两人相处的机会不多,只觉得她是个内敛沉默的性子。

    如今看来,郭珍珠还是很会说话的,听着就叫人满身舒坦。

    不过佟贵妃也能听得出来,郭珍珠没有为难她的意思。

    郭珍珠晋了份位,从贵人到嫔位,确实需要补上规矩中的宫女人数,这也归佟贵妃管,不过人却是内务府来选来送。

    她想要催一催,如果越过佟贵妃去催就不合规矩,所以才会亲自到承乾宫来。

    佟贵妃让人上茶后,笑着说道:“妹妹放心,我这就派人去跟内务府说一声,尽快送一批新的宫女去永寿宫给妹妹挑选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妹妹也说说,内务府之前都送的什么样的宫女来,叫妹妹觉得不合适?回头再送新的来,就能避开这些不合妹妹心意的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低头答道:“贵妃娘娘,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,只要老实本分的,能麻利干活的就行了。可是陈伴伴带来的人,第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,第二个一进门眼珠子就到处乱瞟,第三个双手比我还白嫩一些……”

    佟贵妃立刻听出问题来了,这些宫女显然进宫后,规矩都没学全乎,竟就直接被送去永寿宫。

    她皱了下眉头,嗅出这事后边的不简单:“内务府也太不负责任了,居然送这样的宫女去永寿宫,难怪妹妹看不上。”

    “妹妹莫担心,这事我回头禀明皇上,查一查内务府这些新宫女究竟怎么一回事。”

    佟贵妃要直接查内务府,那是不可能的,只能让皇帝派人过去。

    郭珍珠连忙起身行礼道:“那就先多谢贵妃娘娘了。”

    佟贵妃连忙拉着她的手,让郭珍珠重新落座:“妹妹也太客气了一点,这事叫妹妹委屈了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连连摇头,然后迟疑着道:“贵妃娘娘,我让陈伴伴把宫女退回去,下次换人再来,他倒是忽然跪下了,把我吓了一跳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他还吞吞吐吐的,说是德嫔的意思,这话就叫我生气了,把人赶了出去。毕竟这后宫是贵妃娘娘管着,陈伴伴为了推脱责任,竟然敢胡说八道,把德嫔牵扯进来。”

    她轻蹙眉头,似乎觉得自己说多了,垂眸道:“是我多言了,相信皇上和贵妃娘娘回头能查明真相,别叫陈伴伴这样的人坏了规矩。”

    佟贵妃听得目光微微闪烁,很快笑笑道:“是,这样小人喜欢胡乱攀附,嘴里就没句真话。妹妹只管安心回去,我会好好查清楚这事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目露感激,行礼后这才离开了。

    等她一走,佟贵妃身后一直沉默的云嬷嬷这才开口道:“主子,这顺嫔是不是故意提起德嫔来的?”

    她不免担心,德嫔挑衅郭珍珠,郭珍珠心里不快,这是准备利用佟贵妃来对付德嫔。

    佟贵妃听着,笑着摇头道:“嬷嬷放心,顺嫔要是有这心眼,哪里会进宫两年来一直不得宠,还见不到皇上几次?”

    她并不觉得郭珍珠在耍心眼,如果郭珍珠真要对付德嫔,一开始就该提及了。

    但是郭珍珠线说完了新宫女的事,显然最着重这个,后边提到陈太监的时候才稍微说起德嫔。

    而且她话里话外,觉得陈太监就是做错了不敢认,索性找个借口,说是德嫔指使的,博取郭珍珠的同情。

    郭珍珠在后宫留下的印象一向是脾气软和又心善,要得知陈太监是被德嫔逼迫着才挑不合适的宫女来,也会同情一二,就不会责备他了。

    幸亏她脾气是好,倒不是没脑子的,相信了陈太监

    的鬼话,反而觉得他是在推诿,所以最后才在佟贵妃这里提了一下,重点却不在德嫔身上。

    云嬷嬷听着佟贵妃笃定的语气,不好再说什么,于是道:“主子这就要找皇上禀报吗?”

    佟贵妃点点头道:“上回屏风的事之后,我就没见过皇上了,正好看看他这阵子有没吃好睡好。你派人去乾清宫说一声,皇上要是不忙,我就过去说说这事。”

    云嬷嬷得令,亲自去乾清宫跑了一趟。

    李德全见着她大为诧异,又得知佟贵妃有要事禀报,立刻进去告知皇帝。

    皇帝知道佟贵妃是个有分寸的人,不会在他忙碌的时候,用一点没必要的小事打扰自己。

    她这会急急派人来,恐怕是佟贵妃自己不能解决的,于是皇帝点头应允。

    佟贵妃知道皇帝肯定不会拒绝,云嬷嬷前脚一走,她后脚就打扮起来。

    正好传话的小太监到承乾宫,佟贵妃已经打扮停当,能直接出发去乾清宫了。

    “臣妾拜见皇上,”佟贵妃进去后刚行礼,就被皇上扶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怎的急急忙忙要见朕,出什么事了吗?”

    李德全送来热茶后,很快就退到门边。

    皇帝没在御书房见佟贵妃,佟贵妃也知道商议政事的重地不是她能随意踏足的。

    如今是在御书房旁边的暖阁,是皇帝平日偶尔午睡歇息的地方。

    佟贵妃闻着茶香,低头喝了一口,辨别出是上好的大红袍。

    茶泡得很浓,她知道皇帝这几天忙碌,如今看来,最近战事比自己预料中还要棘手。

    于是佟贵妃也不多寒暄,直截了当把郭珍珠的话大概复述了一遍之后道:“皇上,按理说宫女进宫后要学规矩半年,不该是这么没规矩的样子。臣妾怀疑这几个宫女压根没怎么学过规矩就放出来了,还特意送去永寿宫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这事就一个太监的一面之词,臣妾认为不能全信,得派人仔细查探一番才行。”

    她没有急着下结论,而是客观把事情说了,皇帝微微颔首,表示知道了:“朕会派人去查内务府,管教新宫女那边也会叫人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佟贵妃听后只愧疚一笑道:“原本皇上这么忙,臣妾不该来打扰的。只是臣妾听了顺嫔的话,担心新宫女这事有蹊跷。如果没有还好,如果真有疏漏,及时发现为好。”

    “倒是委屈了顺嫔,永寿宫的人手不足,内务府还送不能干活的人过去。如今却是叫她犯难了,不得已跑到承乾宫来找臣妾。”

    皇帝听后依旧只点点头,脸上看不出心思来。

    佟贵妃明白,一切都要等皇帝派人查明后才能下结论,她只轻声道:“尤其那太监还张口牵扯到德嫔身上,顺嫔觉得这太监是信口开河,臣妾也是这么认为的。要内务府的人都跟这太监一样,就实在太没规矩了。”

    皇帝看了她一眼说道:“叫爱妃操心了,查明事情需要时间,顺嫔那边不能一直缺人伺候。”

    “各宫都安排好了,抽不出人来,新宫女瞧着有猫腻又不得用。正好坤宁宫那边,除了出宫的,还剩下几个人留着,送去永寿宫给顺嫔看看,她要喜欢就留下。”

    佟贵妃听得微微一怔,坤宁宫住的是皇帝的第二任皇后钮钴禄氏。她前年才封为皇后,去年年初的时候就病逝了。

    钮钴禄氏身边伺候的嬷嬷和宫女,有的年纪大了,也不想换个主子伺候,宫外有亲人,或者手头得的赏赐不少,就被安排出宫了。

    剩下的人还留在坤宁宫,负责简单的整理和打扫,多是宫外没有亲人,又或者原本就是二等甚至三等宫女,甚至是洒扫的粗使宫女了。

    这些人原本就没近身伺候钮钴禄氏,也没什么好去处。

    佟贵妃也不知道怎么安排她们,索性就暂时留在坤宁宫了。

    如今皇帝提起,她才想起这些人来。

    虽说这些宫女年纪稍微大一点,却在宫里呆的时间长,又能去钮钴禄氏的宫殿伺候,规矩是极好的。

    不会像那些新宫女一样没规矩,叫郭珍珠看不上。

    只佟贵妃心里想着,郭珍珠的运气倒是不错,皇帝竟然打算让伺候过钮钴禄氏的这些宫女给她挑选。

    哪怕这些人只是不起眼,做洒扫的老宫女了,但是能在皇后身边伺候过,光是这一点就足够体面。

    加上这些人在宫里呆了好些年,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是门儿清,也省得郭珍珠还要费心敲打,直接就能用了。

    就是她们身份不高,却可能心高气傲,未必能看得上郭珍珠。回头过去了,伺候的时候不够精心,想来郭珍珠还未必能镇得住。

    不过这跟佟贵妃又有什么关系呢,除了这些人,确实宫里各处就不可能腾出人手来给郭珍珠。

    皇帝都发了话,于是佟贵妃就顺势应下。

    她没打扰多久,说完事,得了话,就起身跟皇帝行礼告退了。

    佟贵妃一走,皇帝看了李德全一眼。

    李德全刚在门边听了个全,不必皇帝吩咐,他就低眉垂眼退了出去,亲自去内务府调查此事。

    刚才佟贵妃没察觉,李德全跟着皇帝的时间最长,发现皇帝的不悦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太监扯出德嫔来的时候,皇帝就特别不高兴了。

    他的想法跟佟贵妃和郭珍珠差不多,只觉得这太监是为了撇清责任,才会把德嫔扯进来。

    皇帝压根不觉得德嫔会那么蠢,直接指使太监给郭珍珠难堪。

    哪怕德嫔想做,也会更委婉一些,又绝不会叫太监知道是自己指使的才对。

    所以皇帝对这个太监说的话一个字都不信,只等李德全查明后,绝对不会轻易放过此人!

    李德全心想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愣头青,胆子真够大的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李德全是见多了,大多进宫没几年,坟头的草都有半人高了!

    他这边去内务府调查,佟贵妃则是回去就让人带着坤宁宫那些宫女去永寿宫,让郭珍珠选人。

    郭珍珠刚回去翊坤宫,就被宜嫔拉着问了一通。

    她只好把跟佟贵妃说的话都重复了一遍,宜嫔听着微微瞪大眼:这话里话外压根不提德嫔,最后提了也是帮着撇清关系。

    姐姐不是去告状的,怎么像是帮着德嫔脱罪的?

    宜嫔想不明白了,难不成自家姐姐去了承乾宫后就改变主意,不为难德嫔了?

    郭珍珠是想以德报怨吗?

    她这么想,也就这么问出口了。

    郭珍珠忍不住笑出声来,无奈道:“你这是想什么,我像是这样的人吗?”

    她居然见宜嫔真的点头了,神色更是诧异道:“在你心里,我竟然成了圣人,这也太过了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心想这种人在现代叫圣母,她是一点都不想做:“你试着想想,我要是一开始直接很肯定说是德嫔指使的,又拿不出证据来,这不就是诬陷吗?贵妃要是把话告诉皇上,最后查出跟德嫔没关系,我可不就麻烦了?”

    “如今说得含糊极了,还帮着德嫔撇开关系,只道有可能。这样一来,我没指责德嫔,就不需要取证来证明了。贵妃也不需要,她只要在皇上面前提一嘴就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这不过让皇帝知道,此事跟德嫔可能有关系,也可能没有。

    但是陈太监跟德嫔,显然是有一定的关系的。

    不然陈太监怎么只说德嫔,没说后宫其他嫔妃呢?

    如果查出来,真的跟德嫔有关系,那德嫔自然要倒霉。

    若果没关系,郭珍珠也能恶心一下德嫔,报一报之前屏风的仇,算是出一口恶气。

    反正说来说去,郭珍珠一点都不吃亏,佟贵妃也是,两人还联手在皇帝面前给德嫔上点眼药而已。

    小明子这

    时候进来禀报道:“主子,贵妃娘娘派人来,说是皇上发了话,不能叫永寿宫一直缺人手,就把坤宁宫剩下的人都送了来,给主子挑选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一愣,没料到皇帝竟然会把坤宁宫的人送过来给自己选。

    坤宁宫这些好歹是伺候过第二任皇后的宫女,把人送过来,大多心里不乐意,却又不敢忤逆皇帝的命令。

    她心下叹气,只能回去看看了。

    宜嫔想跟着来,被郭珍珠劝下了:“我回去瞧瞧,想必这些人也没几个留下,就不必让你还特地跑一趟了。”

    闻言,宜嫔倒是没坚持,却也赞同郭珍珠的话。

    “姐姐,那些不乐意留下的,也没必要勉强。只当去看看,有没合眼缘的人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听后点点头,带着小明子和朝雨回去永寿宫了。

    宫门口,已经有两排宫女安安静静站着。

    一个个低垂眼眸,姿态恭谨,站姿几乎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郭珍珠看了一眼,知道这才是学过规矩的宫女该有的样子。

    就那天陈太监带来的,估计是没怎么学过规矩的宫女了。

    那样的宫女,陈太监都敢带来,如今郭珍珠忽然联想到离开的华嬷嬷,觉得其中必有蹊跷。

    她就说华嬷嬷怎么突然不想教导新宫女,跑到永和宫去伺候德嫔。

    想必管教新宫女那边出了什么意外,华嬷嬷很可能呆不下去了,只好换个地方。

    思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,郭珍珠率先进去,等落座后,这些宫女才被领着进来,给她行礼。

    “都起来吧,路上我都听说了,你们要是还念着皇后娘娘,不想留下,那就可以回去了。我倒是不勉强,更不会计较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发了话,底下的宫女听了,却一个都没动。

    她也明白,自己说不计较,这些宫女未必会相信。

    等宫女真走了,回头郭珍珠找茬,她们就麻烦了。

    郭珍珠扫了一眼,也看出宫女们的顾忌,索性问道:“你们既然不走,那就说说都会什么。”

    宫女从左到右,开始说了起来。

    听了一会,郭珍珠就知道跟前这些宫女,大多是在坤宁宫外围伺候的。

    换言之,这些人压根就不够格进去贴身伺候钮钴禄皇后,做的多是洒扫、跑腿和在小厨房打下手。

    如今在坤宁宫,她们不用伺候人,只要每天稍微打扫一下,就能拿到月银。

    有这种好事,为何要跑到永寿宫来伺候郭珍珠呢?

    而且郭珍珠身边早就有几个心腹宫女,她们来迟了,又没什么特别擅长的事情,想要混到郭珍珠的心腹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还不如回去坤宁宫混着,还能自在一些,等过几年熬够资历,她们还可以去当个嬷嬷,身份就不再是洒扫宫女了。

    或者有了新的小主,她们去伺候的话能混个心腹当当,以后小主得了宠,身边人也能跟着鸡犬升天。

    郭珍珠也明白宫女这种心思,没有甲方盯着,上班能随便摸鱼就能按时发工资,谁要干活啊!

    她理解是理解,但是在永寿宫能摸鱼的只有自己!

    于是郭珍珠看了看,最后只选了四个宫女,其他的就让她们回去坤宁宫了。

    这四个宫女年纪要小一点,个子也不高,站在最后面,被前面的人一挡,叫郭珍珠险些没看见。

    刚才介绍自己的时候,她们稍微积极一些,似乎并不想回去,而是想留下,郭珍珠就给了几人机会。

    其他宫女一走,林嬷嬷就领着宫女去后边问一问,再敲打一番。

    别是让她们觉得,自己就铁定能留在永寿宫了,要是做得不好,过一段时日还是可能会被赶走。

    林嬷嬷敲打完,还安排好几个宫女的住处,又挨个问了话,等傍晚的时候才回到郭珍珠身边。

    郭珍珠正用晚饭,她没什么胃口,于是小礼子就炖了一小锅茅根老鸭汤。

    鸭肉熬了一下午,炖得软烂,里头还放了冬瓜,喝着十分鲜甜。

    小礼子说这汤正适合虚不受补之人,最为温补,夏天喝着也不会燥热难受。

    郭珍珠见林嬷嬷匆匆回来,示意朝雨给她舀上一碗:“这汤我喝着不错,叫嬷嬷劳累了,也喝一点,小礼子说最是温补了。我一个人喝不完,朝雨和晴雪等下也喝一碗。”

    两个宫女听了,连忙跟郭珍珠笑着道:“奴婢多谢主子。”

    林嬷嬷还想推让一番,听见郭珍珠叫身边人都一起喝了,也就不再多言,低头喝了一口,笑着赞叹道:“小礼子的手艺确实不错,这汤鲜甜清润。既是对身子骨好,主子得多喝一碗才是。”

    郭珍珠笑着应了,又听林嬷嬷说道:“主子,奴婢刚分别问了那几个新来的宫女,其中一个叫琉璃的宫女以前是一等宫女,在里头伺候的。后来犯了点小错,皇后娘娘心慈,把人留下了,却贬为粗使宫女。”

    这话叫郭珍珠一怔,显然没料到留下的几个宫女里头,竟然还隐藏着一个曾经伺候过钮钴禄皇后的人?

    她回想了一下那个叫琉璃的宫女,一直低着头站在最后边,相当沉默,相貌都看不清,实在没什么存在感。

    要不是林嬷嬷留心,分别问了几个宫女,还未必会知道此事。

    只是郭珍珠微微皱眉道:“嬷嬷,这事是那个叫琉璃的宫女主动告诉你的?”